当前位置:首页 > 话说广州 > 广州典故

多宝路:百年风雨声粤曲音韵传

发布时间:2017-08-07     来源:南方日报


据《广州市志》记载,多宝之名,始于清代。清安徽巡抚邓华熙,广东顺德人,辞官后在此地修建楼宇居住,受街坊推举,为街道取名多宝。后多宝大街与宝庆新街合并,于1930年至1932年间扩建成马路,称多宝路。1966年时敏路和如意坊东亦并入多宝路。多宝路长1390米,宽18米。

新中国成立前,多宝大街(多宝路)一带居民多是富豪、商贾、粤剧明星、书画世家,素有“粤剧之乡”的美称。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刘学洵在西关桥脚(今多宝路昌华大街)附近修建广庆戏院,是广州市首家售票公演场所,开剧场建设风气之先河。此院一开,广州新建演出场所均逐渐公开营业。粤剧、曲艺演员、诗人、书画名家常聚于多宝路交流雅兴。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千里驹、黄不灭、何非凡、楚岫云、林小群、卢秋萍、罗家宝等曾居住于此。很多曲艺名艺人和音乐前辈,还抽出业余时间作演出和培训指导。1986年,多宝路成立了由5—10岁儿童组成的享誉广州的“小红豆”粤剧培训班和多宝乐社,教戏又教人,弘扬社会新风,振兴粤剧。

当清代巡抚邓华熙题写“多宝”这个名字时,他心中一定寄予了对这条路满满的爱和期待。从此,西关“三宝”——多宝、宝华、宝源三条街名便远近闻名。

和它的名字一样,多宝路上蕴含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宝物”。这里曾经诞生了历史上驰名的气派豪宅西关大屋,也曾聚集了众多名门望族、官僚巨贾。它还是文化丰富之街区,历来是文化艺术艺人集居之地。如今,这里变得市井而亲民,但仍可以在其中发掘它与文化艺术的种种联系。

巡抚大笔一挥,题名“多宝”

如今的多宝路18号附近已改建成幼儿园和制药厂,而在过去,这里是晚清官员邓华熙的西关故居。邓华熙何许人也?据史料记载,他是广东顺德人,曾任湖北布政使、安徽巡抚、山西巡抚等职,官居二品。1902年,他因病辞官回籍,在多宝大街兴建住宅。据传,当时的街坊请他为街道命名,邓华熙大笔一挥,题名“多宝”。

邓华熙不仅给广州带来了多宝街这个名号,还带来了历史名建筑西关大屋。邓华熙故居又被称作邓宫保第,原貌为七开间三进深,占地近千平方米,成为历史上驰名的气派豪宅,是典型的西关大屋。

西关大屋的典型布局是“三开间”,正间以厅堂为主,两旁偏间为书房和客房,通常称“书偏”,书偏两旁还有一条俗称“青云巷”的小巷,而厨房位于房子最后面,主人通常不会到厨房里去。2000年落成的西关民俗博物馆,正是参照这座历史上著名的西关大屋——邓宫保第而建。邓宫保第当时气派一时,孙中山先生也曾亲临请教“治粤”之策。

1930年左右,邓宫保第的第三开间的花园及其他建筑腾空,租给广州市立小学作校舍。其余四开间则由于住的人太少,于上世纪50年代让出建制药厂。此后,素有“西关大宅门”之称的邓宫保第不复存在。

十五甫正街、宝华正中约、多宝坊等地区一直是西关古老大屋较集中的街巷。但如今,多宝路上已经很难找到正宗的西关大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改造,曾经的官宦贵族纷纷迁出西关大屋,更多的平民百姓住了进去,西关大屋的格局和遗迹也被逐渐改变和破坏。

值得庆幸的是,多宝路上仍有许多历史特色建筑,低调而有厚重感。这些历史建筑早已融入寻常百姓家,家家户户门口都挂着洗好的衣服,偶尔会碰到光膀子的男子拿着长长的竹竿晒衣服,这就是再真实不过的广州。


(图片源自遇见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