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说广州 > 广州典故

寺贝通津,何谓“通津”?

发布时间:2017-08-14     来源:南方日报

图/网络


“津”是码头之意。在广州,则指珠江边码头,广州不少江边小路被冠以“通津”之名,即“通往江边码头”的那条路。广州城区冠以“通津”地名不少,如越秀区较场西路附近的云海通津,东华东路附近的前鉴通津,荔湾区文昌北路附近的幸福通津,以及海珠区工业大道北附近的龙导通津。这些街巷均离珠江不远。

寺贝通津长约628米,宽6米,是名副其实的小巷,却已历数百载。关于寺贝通津的来历,附近街坊大都说不出一二。广州地方志办专家给予的解释是,方言“贝”音同“背”,“寺背”也就是寺庙背后的意思。“通津”则是通途、道路的意思,诸如前鉴通津、筑南通津等,这种叫法大概起源于明代。

由此推断,寺贝通津也就是寺庙背后通道的意思,其中的寺庙则要追溯到明朝成化年间。据广州市、区地方志记载,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总镇两广的内官太监韦眷在城正东三里许建成该寺,俗称太监寺。寺庙坐东朝西,大致位于今越秀图书馆区域,背后便是后来的寺贝通津。

又说,东山地名由来也跟此寺有关。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明宪宗赠寺名“永泰”。至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寺庙一分为二,割前殿为东山庙。于是,同一个寺庙有了“太监”、“永泰”和“东山”三种叫法。而东山之地得名便源于寺庙“东山”的名字。

不过,曾参与发掘南越王墓的考古学者黄淼章却持有不同看法。在他看来,寺贝通津的叫法以及东山地名的由来的确都与寺庙有关,但该寺庙并非成化年间始建。据黄淼章考证,宋淳熙六年(1179)广州城东便建成一寺,因寺内供奉六祖慧能,故名六祖寺。到了明洪武十四年(1381),六祖寺合并广州城东其它庙宇,改名东山寺。

“古代庙宇多,破败是常有的事,韦眷可能只是在破败的东山寺基础上进行了重建。这也是为什么东山寺的称呼一直被后人沿用。”黄淼章说,除了寺庙位置在广州城东的原因之外,“东山”的命名或许也跟六祖慧能“开东山法门”(此处“东山”为蕲州黄梅县之黄梅山)的典故有关。如此一来,寺贝通津和东山的由来时间都要往前推算。

到了清末,东山寺便开始衰败。民国时期香火已断,庙里的神像和香案也被搬走,寺庙被改为“东山区公所”,由地方政府进驻。1949年广州解放,“东山区公所”连同寺庙皆被拆除,原位置上建成东山区委政府大楼。如今,同样的位置又变成了越秀区图书馆。

在相当长的历史中,东山只是广州大东门外的一片郊野,孤坟杂草随处可见,间有疏疏落落的竹林茅舍。若不是东山寺,寺贝通津这条小路恐怕要被荒草吞没。然世事无常,数百年之后,寺贝通津依旧安静的蜿蜒在东山山冈之上,而古刹却消失得无影无踪。留下的只是零星的记忆碎片,飘散在历史云烟中供后人寻觅和评说。


(本文节选《寺贝通津:都市“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