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新闻 > 广东新闻

张九龄家乡上演现代版“天涯共此时”

发布时间:2017-12-26   来源: 羊城晚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12月21日晚,韶关始兴九龄文化广场北风清冽、新月低沉,光影交错中,当现代民谣歌手将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千古名篇《望月怀远》谱上曲,并在诗人家乡的晚会上吟唱的时候,现场嘉宾和群众报以积极而热烈的掌声。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扬盛唐九龄文风,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广东省作协和中共韶关市委宣传部联合在岭南名相张九龄故里、曾获评“中国最美小城”的韶关市始兴县举办了为期三天的“2017广东风度九龄诗歌周”活动,省内外40多位诗歌名家与韶关、始兴本地文艺作者共聚一堂,追叙九龄诗风,歌颂现代美好生活。


风度九龄诗歌文化周”晚会


A 方家齐聚始兴 追叙九龄诗风

张九龄是唐开元时期的名相,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和诗人,以为官清正、诗文学识、立世风度而闻名天下,流传至今,诗作《望月怀远》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更是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21日开幕的“2017广东风度九龄诗歌周”同样以“天涯共此时”为主题。

前来参加“2017广东风度九龄诗歌周”活动的多是国内乃至国际享有影响的诗人,包括《诗刊》《诗选刊》《解放军文艺》《作品》等权威文学刊物的主编、编辑以及多位曾在全国诗歌大赛中获奖的诗人,如车延高、丘树宏、阎安、黄礼孩、田禾等。

21日晚的诗歌朗诵晚会上,张九龄的作品被谱曲吟唱,国内、省内的名家们以音诗舞画情景主题晚会的形式演绎了“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滔滔大江水、天地相终始”“天涯共此时”三个篇章,知名朗诵家牧言等朗诵张九龄的诗歌,丘树宏、林世宾等名家还上台朗诵自己创作的作品,追叙张九龄诗风,歌颂现代美好生活。

除了诗歌朗诵晚会,“2017广东风度九龄诗歌周”活动还包括“风度九龄诗歌高峰论坛”“诗歌名家进校园”以及活动嘉宾赴隘子镇石头塘村张九龄故里、张文献公祠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满堂客家大围等地进行采风交流等。参加活动的诗词名家和本土作者的创作成果将会择优以专辑的形式刊发在《诗刊》等杂志,还会编辑成专集公开出版。


张文献公祠


B 畅享文化盛宴 学子受益匪浅

在诗歌名家进校园活动中,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著名诗人叶延滨,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著名诗人杨克分别在始兴中学、墨江中学进行诗歌艺术讲座,指导青少年诗歌创作。名家们的讲座吸引了众多学生,讲厅内座无虚席,走廊上都挤满了来听讲座的师生。

叶延滨称,我们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就要在学校里面恢复诗歌教育的传统,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作为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关口,韶关和始兴这块宝地文化积淀很深,“我们今天强调文化自信就应该要擦亮始兴九龄文化这块牌子,这对增强当地的综合文化实力非常有好处。”

在“张九龄诗歌高峰论坛”上,诗坛名家们畅所欲言,就“张九龄的诗歌影响”“中国诗歌和广东诗歌的发展”等议题各抒己见、激情碰撞。如武汉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车延高从张九龄诗歌艺术对现代新诗的发展启示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显带有“白话”的特质,很容易让人看懂,“诗歌还是要立足于写得能让人看得懂,看懂了之后才能脍炙人口。”

意境唯美的开幕式晚会、深入浅出的诗歌艺术讲座、畅所欲言的诗歌高峰论坛,对于始兴这座粤北山城的百姓、学生和文艺作者来说,这一场接一场的“文化盛宴”非常难得,他们也以不同形式参与其中。

始兴中学高二学生孔芊说自己比较喜欢语文,高考中也有诗词鉴赏,之前对诗歌的理解就是表达自己的情感,听完讲座后才发现对诗的理解还是太过浅了,“现在我理解更多的是诗歌可以表达更多的东西,让我更有了诗歌创作的冲动。”

C 名家热议始兴 畅谈九龄文化

“我们朗诵自己的作品在国内一般是小场合,像这样在那么大的广场上还是比较少的。”杨克说张九龄是宰相,唐诗三百首的开篇就是张九龄的诗,因此在始兴举行张九龄诗歌周活动,更显得意义非凡。

广东省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广东省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丘树宏表示,始兴打好张九龄这个牌子至关重要,不仅仅是始兴,他对于韶关,对广东甚至对于中国诗歌界都有重大作用,张九龄是始兴的“第一品牌”,做好张九龄这个品牌应该是对始兴的文化软实力,知名度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最重要还是始兴自己,要认识这个品牌的重要性。

河南诗歌学会会长张鲜明建议,始兴要加强对于张九龄的政治思想、诗歌艺术,为人的作风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要研究家族的文化的传承,注重民间文化,形成一个体系,通过大量的研究形成一个文化品牌。

广东省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从容则认为,本次的诗歌采风创作活动意义非常深远,“首先让我们认识到了始兴,原来非常陌生,就是始兴这两个字,现在让我们深深的进入我们的脑海,可以说始兴,因为张九龄,因为今天我们来到了这里,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儿了。”

知多D

张九龄与“九龄风度”

始兴是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著名诗人张九龄的故乡。张九龄生于唐朝仪凤三年(678年),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病逝,享年63岁,谥号“文献”,曾任唐开元年间宰相、中书令,是岭南地区最早在中央王朝中担任宰相的第一人,被称为“江南无双士,南天第一人”。

张九龄幼年就聪明异常,13岁时曾受到广州刺史王方庆的赞赏,24岁中进士,随后担任秘书省校书郎,并逐级提拔,一步步升至公卿将相。张九龄为官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政治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文学上张九龄也能自成一家、开启后人。他的文名在盛唐时已誉满京华,被称为“文场元帅”“词人之冠”,受到广泛推崇,作品对岭南诗派的开创也起到启迪作用,其中《感遇》《望月怀远》等更为千古传颂的名篇。

张九龄有名的不仅是才气,还有他的风度。在张九龄被罢相后,唐玄宗每遇有大臣推荐人才,问的第一句话依然是:“风度得如九龄否?”张九龄敢于直言进谏的品质也为后人所称颂。宋人晁无咎就曾感叹:“九龄已老韩休死,无复明朝谏疏来。”

张九龄的另一贡献是开通南北交通要道大庾岭(梅岭)新路。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上奏唐玄宗建议开凿大庾岭路,以改善南北交通,得到玄宗赞赏。张九龄随后亲自前往大庾岭,履险攀登,勘测开凿线路,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辛,凿通一条长二十多丈、宽三丈余、高十多丈的山坳,珠江流域与长江流域之间的交通由此大为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