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说广州 > 广州典故

千年“街坊”原本是“街巷”

发布时间:2017-08-30     来源:大洋网

街巷地名如一本历史札记,记载着城市的风物,饱含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期广州文化拾遗栏目,广州日报记者继续走访广州城内的大街小巷,探寻街巷名称的故事,如与街巷意思相仿的“坊”、体现广州商贸特色的“市”、与水系相关的“围”“濠”等,还有直接以标志物命名的街巷如小东营、闲虾栏、流水井、大小马站、七株榕、稻谷仓等名称的由来。

坊与街巷意思相仿

“坊”一词出自《唐元典》,汉代城邑内的“里”“巷”,到了唐代,开始被称为“坊”。到宋代,“坊”的概念发生了变化,成了街道的名称。“我们常把街坊说成是同街巷的邻里,这个词原本是街巷的意思,叫着叫着,就把这个概念拟人化了。”广州民俗文化研究所所长饶原生说。


永庆坊街景


百岁坊:三个百岁老人的传说

状元坊、惠爱坊、百岁坊、里仁坊……广州城内以“坊”为单位的街巷颇多。百岁坊坐落在北京路步行街闹市区一带,闹中取静,是寸金寸土的住宅区。

百岁坊的故事缘起于当初设立在此的一座牌坊,现在牌坊早就没了,只剩下一座百岁坊公园和一块宋代东濠堤坝遗址发现点的石碑。

关于这座牌坊的来历有三个传说,最传奇的是牌坊是为一名年近百岁的超级“考奴”而立,故名百岁坊。据《广州城坊志》的记载,乾隆年间,一个名叫王健寒的书生住在这条小巷,他寒窗苦读,却总是考场失意,直到他99岁才终于与孙儿并中秀才,成为了“百岁秀才”。于是,当时的广东巡抚德保等人在大塘街口为王健寒立了座百岁坊。

而另两个故事同样与百岁老人有关,一是清乾隆年间,为祝贺百岁老人黄天球而建百岁牌坊;二是纪念独自培养出一个举人和一个进士的百岁母亲李氏。虽然三个故事的主角不同,但共通点都是为了纪念年过百岁的老人,因此“百岁坊”与百岁老人有关是毋庸置疑的。

不过,饶原生解释,以“坊”命名的街巷有部分是与街内有牌坊或神坊有关,像洞神坊得名于街内的洞神庙,不过如今大多“坊”就是普通的里巷,取街坊中“坊”的意思。

太华坊:源自烂马房名太土

在小北路附近,另一个以“坊”命名的巷子名字却来得有趣。沿着丹桂里的一条内巷往社区深处走,这里有一个名为“太华坊”的小区。事实上,早在200多年前,这里曾经是养马处,更有一个粗鄙的名字“烂马房”。

烂马房是如何变成了太华坊呢?原来,这一带原是清代平南王尚可喜的养马场,他失势自尽后,养马场也很快荒芜,老百姓在四周建了房子,只留下中间的小山坡,任由荒草疯长,于是有了“烂马房”之名。

后来到咸丰年间,有人嫌弃“烂马房”名字土,更名为“太华坊”。现在再到社区内问附近的街坊,几乎无人能说出“烂马房”这个旧名。

永庆坊:旧城微改造成街拍地

“其实永庆坊这个名字听起来古色古香的,却是一个新名字。”谈起永庆坊,饶原生告诉记者,永庆坊以前叫永庆大街,也作永庆街,在微改造后为增添古意才有了这个“新名字”。


永庆大街


永庆坊坐落在老西关一带,沿着恩宁路一路向西就走到了永庆坊。从外观看,麻石街、趟栊门,仍是一派西关老街的模样,从建筑的新旧程度就能看出,这里是进行改造翻新的街巷。

饶原生告诉记者,与相连的恩宁路、宝华路一样,早在清朝光绪年间这里已是一片“优质商住小区”。“一边是大观河,另一边是西关下支涌,靠近水边出入方便,当时是有钱人的聚居地。”一些名伶纷纷“盯”上这里,“粤剧四大名丑”之一的李海泉就住在永庆街,他的儿子就是李小龙,所以李小龙祖居也在永庆坊。微改造后,不少文化创客进驻这些西关大屋,古韵与新意交织,也吸引了不少来街拍的文艺青年。

其他:丽水坊、状元坊、聚贤坊、宝华坊

围·濠见证岭南水乡变迁

带有“围”字的地名都有这片土地被环绕的意思,例如罗冲围(原名螺涌围),是被形似田螺的河涌环绕,而永安围则是被修筑起的堤坝所环绕。此外,羊城水网密布,孕育出众多与“水”相关的地名,清水濠也是其中之一。

永安围:菜地变成盆栽

说起永安围,如今在地图上查找,找到的并非最知名的古街巷“永安围”,而是位于西塱村又名西塱永安坊的西塱永安围以及南沙永安。

事实上,知名的古街巷永安围位于东风西路广州市少年宫附近至太保直街的第四中学。古书记载,在西关一带,原本都是沙丘、小屿和滩涂,明朝时,土地不断被开发,才有了连片的住宅群和街巷,当地农民筑起了不少堤围,以防洪排涝。自明清以来,西关曾修筑过四条堤坝,用来阻挡珠江大潮,其中一条就是永安围,其余三条分别是西乐围、高基和带河基,这些围基,要不时修补,加修筑高。

如今的永安围由永安围一、二、三巷和“永安围菜地”组成。从康王北路进去,永安围一巷的入口就在荔康大厦的对面。一巷入口宽约2米,脚下是由沥青铺成的平整地面,两旁则是葱郁的绿色植物。再往内,左手边是一间间售卖南北美食的小吃店。据82岁的梁婆婆回忆,小吃店下的那块土地原本是一块种菜的塘,后被改建成民房。梁婆婆五十多年前定居永安围,这里的一草一木没多大改变:居民的矮房得到保留,而“菜地”虽已不种菜,但仍被珍爱花草的居民用大大小小的盆栽代替。

清水濠:宽阔河道变羊肠小巷

清水濠巷位于越秀区万福路附近的清水濠小学旁,是一条窄巷,麻石街分三排纵向铺设,这条巷子无疑与清水濠有关。

清水濠,即古东濠也。据记载,在宋代开凿之初,清水濠长二百有四丈(一丈约3米多)、广十丈,在南城宋行春门下,其水深有小船通行,这样的气势如今却是很难在这条横街窄巷中想象得出,如今这里仅存路名,不见河涌,巷内倒是清静悠闲,种满绿色植物。说起清水濠的地标,始建于1904年的清水濠小学当之无愧,校门内的两株大榕树见证着悠久校史。这里原是清水濠四川会馆内私人开设的求是小学,曾几度易名。2003年,清水濠小学、清水濠第二小学、丽水坊小学三所学校合并成为现在的清水濠小学。

其他:罗冲围(原名螺涌围)、同德围、东濠、西濠

市商贸聚集地

饶原生介绍,人们在城中要从事贸易,这形成了“市”,尤其像广州这样的商贸城市,市形成街道,这街道名往往就是“市”。如广州的三角市,原名米市的米市路,还有《木兰辞》中的东市、西市等。

“移民市”:200年参天大树见证历史

“你知道移民市吗?”在第一津街,记者不断向街坊询问,几乎每个人都摇头称没有听过。唯一知道这里曾被称作“移民市”的是年过七旬的曾伯,他告诉记者,从西华路拐进第一津街的50米左右的距离,曾被称作“移(宜)民市”。现在关于这个地名的印记已不复存在,只有街道尽头,一棵超过200年历史的大叶榕见证着岁月变迁。

清初年,由于海禁,沿海渔民暂在泮塘西村附近寄寓。当时这一带仍是水乡,流浪人家多以捕鱼虾捞海产以为生计。位于司马涌、彩虹楼与广州西门之间的第一津成为摆卖鱼虾、罾篓、桨橹等商品的圩市,以后又逐渐建了房屋、店铺,成行成市,人们便约定俗成叫这个移民产品的集散地为“移民市”。后来,清廷为安抚民心,改“移”为“宜”,还在街口的门楼上镶上刻有“宜民市”三个大字的石匾。如今,这块石碑放置在广州博物馆内。

而新一代的宜民市,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开发改造。学校、街市、商店,市政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所以,虽然石碑躺进了博物馆,但“宜民”终于实现了。

其他:三角市

小资料  故事地标成地名

小东营:位于越华路上,是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的模范社区。小东营面积虽不算大,但可谓处处是古迹,既有近代革命遗址广州“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也有“广东四大书院”之一的越华书院(今不存)。此外,社区内的一片红砖华侨屋也格外引人注目,不少已经被认定为广州市历史建筑,街坊在红墙之间搭起了棚架,棚架上爬满了植物。小东营得名于明朝成化年间,两广瑶人起义,当时两广总督韩雍上书请调南京达官军(即回族军士)到广州镇压,后指挥官驻扎广州,设大东营、小东营、西营和竹筒营。


小东营里的红砖华侨屋


咸虾栏:位于珠光路东的小巷子咸虾栏,与天字码头相隔不远,拐进巷内,走几步就能让人摸不清方向。过去的咸虾栏,巷同其名,是贩卖鱼虾的集市。而让它“出名”的却是源于清代刑场曾设于此。

流水井:位于北京街西湖路附近,与大小马站连成广州古书院群。街内有唐代流水井,《唐书》中说,唐代都督刘巨麟凿四井便民,其中就包括了流水井。

大小马站:据记载,宋代广州城有马军,大小马站为马军驻兵之地,因而得名。

七株榕:七株榕是越秀区诗书街的一条小巷,清朝时因有七株榕树而得名,清代也称七颗(棵)榕、七条榕。

稻谷仓:位于六榕路附近,雍正五年设立以储备稻谷,用以接济八旗及军标四营之仓,原名裕信仓,俗呼为稻谷仓。


文:广报记者申卉、叶碧君

图:广报记者陈忧子